新聞資訊
熱門推薦
- 2025 年泉州獵頭行業應對特朗普政府高關稅之策
- ?玨佳獵頭公司在紡織、服裝、鞋業行業人才獵聘的突出優勢解析
- 泉州獵頭公司:助力企業沖破貿易陰霾,尋獵人才賦能發展
- 泉州獵頭公司:為鞋服企業精準尋獵人才
- 泉州獵頭公司在人才尋訪、獵聘渠道上有哪些突出優勢
- 獵頭復盤:年度最具挑戰性的人才尋訪案例
- 企業海外擴張,獵頭助力跨國人才招募
- 泉州獵頭揭秘:如何精準挖掘企業核心人才
- 泉州獵頭公司深度分析 2025 年就業前景及行業推薦

咨詢熱線 400-8325-007
熱門標簽
福州泉州獵頭公司2023年服裝產業發展趨勢及存在的問題
泉州做鞋和服裝的比較多,隨著行業的發展福州泉州獵頭公司2023年服裝產業發展趨勢及存在的問題有哪些呢?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
一、2021年以來服裝行業經濟運行基本情況
2021年以來,在國際市場需求回暖和國內市場持續向好等因素帶動下,我國服裝行業經濟運行延續穩定復蘇態勢,呈現出口和內銷平穩增長、生產投資繼續回升、效益狀況逐步改善的特征。
1、生產穩步恢復
在國內疫情防控形勢穩定、市場需求改善、就地過年工作日增加等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我國服裝生產快速恢復,工業增加值大幅回升,服裝產量基本達到2019年同期規模。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1-5月,服裝行業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1.7%,增速較上年同期回升24.5個百分點;規模以上企業服裝產量90.75億件,同比增長20.89%,增速較上年同期回升38.8個百分點,兩年平均微降0.4%,也就意味著規模以上企業服裝產量相當于疫情前的99.2%。
2020-2021年服裝行業規模以上企業產量累計增幅情況
2、內銷市場持續回暖
隨著國內疫情防控形勢鞏固向好,線下接觸性消費逐步恢復促進實體零售明顯改善,線上銷售繼續保持良好增長態勢,國內市場服裝銷售持續回暖。根據國家統計局和中華全國商業信息中心數據,1-5月,限額以上單位服裝類商品零售額累計4058億元,同比增長43.2%,兩年平均增長3.2%;全國重點大型零售企業服裝類商品零售額同比增長37.64%,零售量同比增長40.11%,增速比上年同期分別回升79.06和93.25個百分點。網絡零售持續增長,1-5月全國網上穿類商品零售額同比增長28.2%,高于同期吃類和用類商品零售額增速4.0和11.2個百分點,以2019年一季度為基期計算,兩年平均增長9.3%。
3、出口保持大幅增長
受益于穩外貿政策保障、企業創新活力增強、產業鏈供應鏈穩定的疊加效應,以及國際市場需求回暖和海外訂單回流等因素的拉動,我國服裝出口延續了2020年下半年以來快速恢復態勢,保持大幅增長。根據中國海關數據,1-5月,我國累計完成服裝及衣著附件出口566.12億美元,同比增長48.3%,兩年平均增長7.0%。
2020-2021年我國服裝出口情況
4、行業投資謹慎回升
由于服裝企業生產經營面臨較大壓力和困難,大部分企業依然處于恢復狀態,投資信心和投資能力仍受到限制,2021年以來服裝行業投資延續了恢復性增長態勢,回升力度較弱。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1-5月,我國服裝行業實際完成投資同比增長8.3%,增速比上年同期回升47.5個百分點,仍低于紡織業和制造業整體水平8.8和12.1個百分點。
2020-2021年實際完成投資累計增速情況示意圖
5、運行質效不斷改善
2021年以來,受市場需求回暖的拉動,我國服裝行業運行質效逐步回升,企業經營狀況持續好轉,盈利能力明顯改善,但在成本上漲、庫存上升、產品價格提升困難等多重因素影響下,服裝行業效益狀況和盈利能力仍未恢復至疫情前水平。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 1-5月,服裝行業規模以上(年主營業務收入2000萬元及以上)企業12451家,實現營業收入5250.65億元,同比增長13.29%,增速較上年同期回升30.18個百分點;利潤總額234.56億元,同比增長27.87%,增速較上年同期回升57.04個百分點;營業收入利潤率為4.47%,比上年同期提高0.51個百分點,仍低于2019年同期0.48個百分點。企業產銷循環更趨順暢,行業運行質量持續提升。1-5月,規模以上服裝企業產成品周轉率、應收票據及應收賬款周轉率和總資產周轉率分別為12.21次/年、7.43次/年和1.18次/年,同比分別加快15.03%、12.47%和11.50%;三費比例為9.64%,較上年同期提高0.02個百分點;虧損企業虧損金額同比增長1.07%。
2021年1-5月我國規模以上服裝企業主要經濟指標完成情況
二、2020年以來服裝行業運行特點
1、產業轉型加速
隨著國內市場消費復蘇和以數字技術為支撐的新型消費快速發展,疊加新疆棉事件催化,中國服裝企業加速轉型,品牌優勢凸顯,設計智能化、生產自動化、管理精益化水平逐步提高,全行業數字化水平明顯提升。品牌型企業線上線下多渠道、多形式發力,驅動電商業務保持高增長,注重提升實體門店協同效率,通過數字技術賦能使渠道環節以商品、品牌為中心轉向以用戶為中心,營銷體系也由以人為主體逐步轉向以數據為主體;制造型企業產能利用率快速恢復,產業資源加速向優勢企業集聚的同時,企業充分發揮數字化運作管理的重要作用,鏈接設計研發、生產銷售、物流倉儲等各環節資源,進一步提升快速反應能力和產業鏈掌控能力。
2、全渠道布局新零售
數字時代的消費習慣和消費方式正在發生顯著改變,促使新零售走向全渠道運營和全域營銷,通過打通品牌線下門店及線上社交電商平臺,實現全渠道數據集中管控,提高線上線下數字化運營效率,構建全渠道生態格局,已經成為服裝企業創新發展的重要途徑。在線下實體零售端,服裝企業積極改革線下布局,全面打通百貨店、專賣店、商超等渠道,上線智慧門店新零售系統和全渠道會員服務系統,通過微信小程序、私域流量等方式提升會員體驗及門店服務能力,從產品認知、概念宣發到強化印象,整體提升品牌形象;線上渠道方面,服裝企業不僅借助各大電商平臺進行產品銷售,獲取交易和用戶方面的大數據,還通過微信線上會員專場、小程序分銷、直播等創新場景,以直播、短視頻的強體驗、強互動的的銷售模式進行多維度精準營銷,構建社交電商體系,布局完善的社交化線上零售觸點,結合豐富的線上營銷工具提升品牌營銷能力。
3、品牌原創設計正在崛起
后疫情時代,在建立文化自信的基礎上,國內服裝品牌迎來新的發展機遇,服裝行業的時尚創新能力進入到主張原創設計、凸顯中國特色的階段,傳統元素、國潮元素、跨界元素等代表設計逐步借鑒發展,自主品牌的產品力、品牌力、消費力正在系統性加強。伴隨著國貨崛起,帶有東方傳統文化和中國特色的設計師品牌注重原創、品質和細節設計,更能迎合年輕消費者多樣化需求,大力布局線上線下全面融合,原創品牌的市場規模持續攀升。在今年的618大促中,國潮熱度上升、悅己消費趨勢加劇,消費者對國潮、設計師品牌、個性化單品的需求不斷上升,國產品牌市場占比達到72.7%,超過100個服飾KA品牌成交額同比增長超過2倍,其中李寧、安踏、回力等國潮運動服飾品牌同比分別增長63.2%、28.7%和41.1%,小眾服飾品類漢服同比增長22.8%。
4、供應鏈改革效果初顯
服裝企業加強供應鏈改革,增強與核心供應商的深度合作,提升供應鏈整體反應效率,穩定強大的供應鏈體系是服裝行業持續恢復的重要支撐。對于供應鏈上游,企業在設計、下單模式等方面與供應商協同創新,采取以銷定產、反季下單等方式,優化供應鏈產能分布,共同打造具有快速反應能力的供應鏈網絡,實現合作共贏;對于供應鏈下游,企業通過物流倉儲系統和門店零售終端的數字化改革,搭建符合企業自身特點的物流存貨系統,提升物流靈活性,降低存貨壓力,同時高效的物流系統不僅能夠促進銷售額的增長,也能為企業的設計生產反饋市場動態,提供信息數據支持,進一步提高供應鏈快速反應能力。
三、服裝行業發展面臨的主要問題
1、國際市場需求仍顯疲弱
1-5月,服裝和配件零售額同比增長70.52%,比2019年同期微增4.7%;歐盟委員會上調2021年歐盟和歐元區經濟增長預期至4.2%和4.3%,經濟增長前景顯著改善,但服裝市場表現相對低迷,歐盟1月、2月紡織服裝和鞋類零售均下降20%以上,3月、4月在去年同期基數較低的基礎上同比增幅較大,但仍未恢復正常水平;日本疫苗接種進展緩慢,全國緊急狀態期限延長,經濟復蘇乏力,服裝市場疲弱,復蘇前景不容樂觀,1-5月日本紡織服裝及附件零售額同比增長5.7%,但比2019年同期下降25.4%。新興經濟體和發展中國家方面,多數國家面臨疫苗分配不足、政策支持有限以及內需低迷等困難,部分新興經濟體還面臨資本外流、貨幣貶值、國際收支形勢嚴峻等風險挑戰。
2、國際市場競爭壓力未減
海外訂單回流對我國服裝出口產生短期拉動,但是由于這些訂單轉移速度快,采購商對價格和交貨速度要求嚴格,加之原材料價格上漲,造成承接企業利潤降低,又要承擔因港口停擺、物流受阻、買家無法按時收貨等不確定風險,出口企業依然面臨較大的接單壓力。而隨著疫苗推廣,訂單流出國的疫情得以緩解,生產能力恢復,訂單回流的可持續性難以預期。特別是RCEP協議的快速實施以及采購策略的調整均會進一步促進服裝產能和海外訂單向東南亞以及周邊國家的轉移。從美國、歐盟和日本服裝進口數據來看,與2020年全年相比,中國在美國、歐盟和日本的市場份額均呈下降趨勢,分別減少了3.72、1.08和0.88個百分點,而孟加拉國、越南和印度在在美國、歐盟的市場份額分別增加1.96、1.46個百分點,孟加拉國、柬埔寨和緬甸在日本市場份額增加了1.91個百分點。
3、企業經營成本持續上漲
在庫存上升、資金周轉緩慢、價格競爭加劇等因素影響下,服裝企業生產經營壓力持續加大,尤其是中小企業的經營狀況更加困難,原材料價格上漲、用工成本居高不下、物流運費高企以及人民幣匯率波動等因素造成服裝企業利潤承壓嚴重。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2021年1-5月,服裝行業規模以上企業成本費用占營業收入比重高達95.10%,高于2019年同期0.67個百分點,應收票據及應收賬款周轉周期為48.44天,比2019年同期延遲5.83天。同時,價格競爭更加殘酷,市場銷售價格提升困難,出廠價格持續下滑。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1-5月,衣著類居民消費價格與上年同期持平,衣著類生產者出廠價格同比下降0.9%,較上年同期繼續回落0.4個百分點。
四、服裝行業2021年發展形勢預判
1、行業發展環境
在新冠疫苗大范圍接種、各國普遍出臺經濟支持措施等因素支撐下,全球經濟進入復蘇軌道。近期,國際組織紛紛上調世界經濟和貿易增長預期,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預計2021年全球經濟增長5.8%,較3月預測值上調0.2個百分點;聯合國預計2021年世界經濟增長5.4%,較1月預測值上調0.7個百分點;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預計2021年全球經濟增長6%,較1月預測值上調0.5個百分點。世界貿易組織(WTO)3月報告顯示,預計2021年全球商品貿易量將在2020年同比下降5.3%的基礎上同比增長8%,較前期預測上調0.8個百分點。
2021年以來,我國經濟持續穩定恢復,生產需求繼續回升,新動能快速成長,市場主體預期向好,居民收入繼續增長,主要宏觀指標處于合理區間,經濟發展呈現穩中加固、穩中向好態勢。根據國家統計局初步核算,上半年國內生產總值同比增長12.7%,兩年平均增長5.3%,兩年平均增速比一季度加快0.3個百分點;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長12.0%,兩年平均增長5.2%,與經濟增速基本同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預計2021年中國經濟增長8.4%,較1月預測值上調0.3個百分點。
2、行業發展形勢預判
在宏觀經濟穩定恢復、構建雙循環新發展格局的有力支撐下,2021年我國服裝行業經濟運行預期總體將明顯好于2020年。上半年服裝行業呈現較好的恢復性增長態勢,但下半年,在海外新冠疫情依舊蔓延和國內疫情防控常態化的背景下,我國服裝行業面臨的發展環境仍然嚴峻復雜,國際市場復蘇乏力、綜合成本上漲加劇、原材料價格波動加大等不確定性因素和發展壓力交織存在,考慮到下半年低基數因素弱化,行業經濟增速也將逐步回落。
從國際市場來看,疫情對于各國的經濟、就業、收入和消費造成的沖擊難以在短期內得到修復,消費需求復蘇乏力、貿易環境風險上升、全球供應鏈和物流阻斷等不確定因素的負面影響仍將持續存在。隨著新冠疫苗推廣利好全球疫情防控形勢,國外生產能力的恢復以及跨國采購策略調整都將促進中國以外的服裝出口國重占全球供應鏈的傳統比例,將對下半年我國服裝出口造成沖擊。